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我市厚植沃土打造人才高地助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引天下英才而聚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我市聚焦提升人才工作的首位度、集聚度、贡献度,全方位提升招才引智质效,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构筑区域人才高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凝聚“人才第一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智力“引擎”。在最新公布的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我市位居全国第41位、全省第3位。



创谋机制

让引才聚智的“源泉”活起来


人才工作,只有抓得实、做得深,才能走得远。

  我市将人才制度改革创新攻坚作为提升招引质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我市在省内率先启动了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市县镇三级书记和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研究确定各自人才工作项目,形成了大抓人才工作新格局。管行业就要管人才,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确定了228项重点任务,11个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办法措施。

  舞好“指挥棒”激活“一池水”。通过把高端技术人才(团队)引进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实施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点评、年底一考核,营造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微信图片_20200817173643.jpg 

有了制度依托和机制保障,我市围绕破解人才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瓶颈问题,持续强化人才政策有效供给。
  最大力度招才引智,我市去年出台了“一事一议”引才办法、服务保障院士政策、支持潍柴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9条措施、校地校企人才共享7条措施、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7条措施。今年年初,市委制定了加强干部人才以及科技、农业农村、医疗卫生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疫情期间,在省内率先出台发挥人才作用的十条措施。
  近期,市里又集中出台了9项人才政策,向外界抛出真诚的“橄榄枝”。这些政策,既有柔性引才、吸引大学生来潍就业创业、加强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等人才吸引激励政策,也有人才安居、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等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还有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创投基金和“人才贷”等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大、内容成体系、服务措施强。
  其中,“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破解了人才创新创业路上的“资金关”,为各级人才发放贷款5.53亿元,新批准14家银行开展“人才贷”业务,发放符合认定条件的“人才贷”7笔共3380万元,走在全省前列。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67家企业还获得了3.2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信贷支持。
  国内规模最大的磁电设备制造基地——华特磁电,就是“人才贷”的受益者。今年3月份,在急需资金之际,临朐农商行为其发放了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人才贷”1000万元,并为其授信50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保障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持续快速提升。
   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打造了更优的人才环境。

绿色通道、窗口服务、专员服务、鸢都惠才卡“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一站式解决了高层次人才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等问题。人才安居工程,对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300万元购房补贴,每月25000元租房补贴,支持力度全省最高。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管理办法,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服务。设立“企业家日”,对功勋企业家给予500万元奖励,营造了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天瑞重工是我国凿岩机高端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从20人的小厂快速成长为拥有资产近两亿元的“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高层次专家、公司董事长李永胜深有感触:“在我们这儿,走到哪个地方办事,都有求必应,效率很高。可以说,是潍坊优良的创业环境成就了我,成就了天瑞重工。”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一揽子人才政策顺利实施,一系列成果相继涌现。我市获评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5个、全省人才工作创新案例6个,均居全省第一位。



创辟通道

让引才聚智的质量向更优攀升


打造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招引一流人才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推进产才城共融共赢。


  去年,在首届中国·潍坊国际人才周启动仪式上,我市发布“人才潍坊倡议”,传递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全市组织开展各类引才活动310余批次,对接人才8500余人次,达成合作意向3100余项。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市创新人才招引方式,由“面对面”改为“屏对屏”,“手拉手”改为“线连线”,隔空架起了一条条招才引智“热线”,实现引进人才不断档、不停歇、不松劲,累计开展线上人才招引活动1300多场(次)。

微信图片_20200817173652.jpg

  

疫情形势好转后,我市及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招引活动。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点对点”精准高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先后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开展“点对点”招才引智活动,主动对接知名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庆盈带队赴北京、成都等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对接引进人才项目。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开展招才引智,共签约人才项目520多个。

  专程赴南京开展人才项目对接,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曹福亮,中国科学院院士芮筱亭等5位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等高校领导出席有关活动;在潍举办钱学森论坛、科学家企业家牵手行动等活动,赴重点高校举办“直通名校”校园招聘活动,累计吸引18万人参与。上半年,全市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2万人,其中,硕士博士2300多人。

  依托海外留学生组织、外地潍坊商会等,我市在国内大型城市和海外留学人员集聚城市建立了引才联络站74处,引才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撬动企业家引才内生动力,我市奖励了首批“人才潍坊伯乐”26名,发放奖金240万元。



  

围绕“十大产业”精准引才,推进产才融合,市直11个行业部门自觉把人才工作嵌入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共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团队)1077人。袁隆平海水稻基地落户潍坊,GB/J-SDL科学实验室、济南大学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落户,新引进科研院所合作平台项目62个,集聚钱七虎、单忠德、李术才、邓兴旺等院士高端人才140多名。

  高端引领,统筹推进,全市招才引智成效大幅攀升。谭旭光获评“齐鲁杰出人才奖”(全省仅2人),姜滨获评“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全省仅9人),数量居全省第一位;豪迈集团1名人才入选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全省仅5名),支持额度全省最高;4家企业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配额企业,居全省第一位;新备案院士工作站14家,居全省第二位,新增合作院士44人;首次开展“一事一议”引进人才,确定3名支持人选,给予3080万元综合资助。

  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重点人才44人、泰山系列领军人才157人、鸢都系列领军人才217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群贤至,产业兴,贴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汇聚起了强劲的新动能。

  康华生物引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院长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的首个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产品。

  街景公司是一家可移动商业场景规划设计和产品研发制造的综合供应商,成立仅仅四年时间,就集聚了100多名研发人员,累计获得专利357项,开发输出了一万多套移动店铺和设施,助力二百多个文旅乡村项目、三百多个城市商街和夜间集市,服务超过五百多个社区。


创优平台

让人才落地生根的“磁场”更强大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观风听潮”。平台载体的建设水平,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人才承载力和吸引力。

  我市瞄准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精尖人才的强烈需求,舍得投入、筑巢引凤,加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中科院化学所潍坊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210个人才平台载体成功落户,成为集聚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摇篮”。

  把新型研发机构作为重要建设内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打造“四不像”高端研发载体。位于潍城区的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就是这样一家高科技研究院。

  研究院由“国家杰青”郑婉华担任院长,18名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拥有4名院士理事,每一位院士都是业内相关领域的“领头羊”,真正实现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做大一个产业”的裂变效应,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纳入省“1+30+N”创新体系,获得扶持资金5000万元。



去年以来,我市成立了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加盟院8家、首批合作单位4家。相继引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航天十二院等一批“中字号”“国字号”科研机构,在潍合作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初具规模。这些机构都是面向未来、站在科技发展前沿的科研平台,通过这些平台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新旧动能转换、为高品质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在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上,我市不断取得新突破。

  到目前为止,全市获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1家,其中国家级平台4家、省级平台27家,居全省第3位;潍柴动力获批全省唯一一家国家战略科技发展类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今年以来,新认定国家科技孵化器3家,居全省首位;获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家,居全省第2位。

  优质的创业创新平台成为人才落地生根的最好“栖息地”,让广大人才引得进、留得下、作用发挥的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据统计,我市有5项成果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6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7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57个项目入围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居全省第2位,争取资金4.9亿元;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均居全省第3位。

  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今年以来,我市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产品1个,4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和“瞪羚”企业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0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9.7%。

微信图片_20200817173703.jpg

 

    英才成大业,群贤济宏图。

  振兴的潍坊,求贤若渴;发展的潍坊,海纳百川。

  送政策、给平台、奖荣誉、造环境,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关注潍坊、选择潍坊,全市人才工作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来源:潍坊日报





潍坊市人力资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新华路116号   鲁ICP备20001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