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盘点 • 就业丨聚力稳就业 托底保民生

微信图片_20210119101837.png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做好“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从“六稳”到“六保”,就业均为首位。回顾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减负、稳岗、扩就业。2020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关键词:战疫情稳就业

密集部署 统筹推进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繁重。人社部门持续把稳就业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力打好就业民生保卫战。


2月,人社部争分夺秒,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冲疫情影响,为企业解困,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提供指引;出台《关于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及时开通对接服务平台、小程序,组织农民工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3月,报请国办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从更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等方面入手,对做好应对疫情稳就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人社部门在巩固前阶段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将稳就业工作抓牢抓实。


稳就业不光要稳住存量,也要拓展增量。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支持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尤其是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促进“双创”更加蓬勃发展,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


有温度的政策接连出台、有力度的举措落实落细,打通了复工复产流动线,兜住了重点群体就业底线,为保持就业大局的基本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关键词:“云服务”不断线

“码”上搭台 高效对接


疫情给线下服务带来了制约,同时也倒逼线上就业服务升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的大部分招聘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云招聘”“云求职”成为新潮流。投简历、面试、签订就业协议从“面对面”变为“屏对屏”,促进人岗匹配率、对接成功率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人社部门继续依托线上平台,为各类求职者提供不断线、不打烊的就业服务。3月,人社部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便捷高效的平台;上线失业登记全国统一服务平台,为失业人员提供线上登记服务,打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4月,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线上办成为就业补贴类政策申领主渠道;7月,人社部组织建设的全国性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就业在线”上线,为求职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提供全流程服务,降低多地域、多平台招聘求职的成本……


“云服务”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增强了服务的可获得性。在2020年下半年开展的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以“职通云端就业圆梦”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云服务活动等活动中,线上平台仍旧是就业服务的重要阵地,对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满足劳动者求职需求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援企业扩岗位

减轻负担 释放活力


创业是就业之源,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20年,人社部积极会同有关方面打出“免、减、缓、返、补”组合拳,一手抓企业纾困稳岗,一手抓激发市场活力扩岗,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空间。


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和初创者面临压力。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人社部门实施企业稳岗增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放宽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标准,扩大以工代训支持范围;公布线上申领渠道,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就业见习补贴等扶持政策应享尽享,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人社部门在服务提质扩面上下功夫,提高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拓展对象范围至平台从业人员;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供给,为中小微企业创业项目提供均等的招聘用工等公共就业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一系列举措,使扶持企业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得到提升,创业环境得到优化、创业活力得到释放,就业增长的基础更稳、更牢。


关键词:抓好青年就业

拓宽渠道 精准帮扶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财富创造、高质量发展,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下滑、招聘延后,高校毕业生求职遇到新阻力。2020年,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就业创业推进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


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人社部门通过政策激励,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扩大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招募规模;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同时,人社部门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延长报到接收时间,扩大在线办理事项,鼓励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6月,人社部发出公开信,提示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和求助通道;9月,人社部上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和求职登记小程序,打通全国统一、多方联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线上渠道……


人社部门结合疫情防控需要,紧贴毕业生需求,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密集组织服务活动。人社部门上线职业指导公开课,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帮助毕业生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尽快实现就业。人社部门还通过优先帮扶和政策倾斜,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实行专项帮扶,促进他们就业到位。


不断扩大的服务供给、不断丰富的就业渠道、不断提高的服务水平,让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得到增强。


关键词:定向援助湖北

携手同心 “楚”变不惊


在疫情防控中,湖北省作出了很大贡献,付出了很大牺牲,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各级人社部门携手湖北,细化实化强化系列举措,全力帮助湖北的劳动者就业创业。


2020年春节后,各级人社部门为湖北地区和湖北籍2020届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给予“三支一扶”名额倾斜、社区服务人员招聘倾斜,开展省内事业单位专项招聘,对促进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


4月起,人社部开展“6+1”劳务协作,由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6省市与湖北省开展定向劳务对接,通过定向招聘、组织返岗等方式,累计帮助61万名湖北贫困劳动力到6省市务工。


人社部门还规范招聘行为,明确提出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不得发布拒绝招录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招聘信息,不得以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为由拒绝招用相关人员,对疫情导致暂不能返岗提供正常劳动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或退回劳务派遣用工,切实保障包括湖北劳动者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湖北劳动者的就业不只是湖北一省之事,更关乎全国稳就业大局。加大对湖北的支持力度,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及时有效地推进了湖北企业复工复产,也让湖北劳动者吃下“定心丸”。


关键词:规范网招市场

健全标准 加强管理


2020年12月,人社部出台《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是我国网络招聘服务领域第一部部门规章,对网络招聘服务活动准入、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网络招聘服务提供了基本遵循。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深度融合,网络招聘市场发展迅猛,网络招聘已经成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主渠道。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3.96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网站1.5万个,2019年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4.04亿条、发布求职信息8.23亿条。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攀升,市场活动形式日益丰富。但同时,网络招聘服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网络招聘服务、对用人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真实性与合法性审核把关不严、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违规收取费用、监管方式不足等,亟须通过立法规范管理网络招聘服务活动。


《规定》明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网络招聘服务,应当依法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涉及经营电信业务的还应当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信息。《规定》规范了网络招聘信息审查、信息保护、收费管理等服务事项,明确从事网络招聘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完备的网络招聘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对用人单位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得泄露、篡改、毁损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和用人单位经营状况等信息,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应当明示其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事项。此外,《规定》还明确了监督检查、诚信建设、年度报告、信息共享等管理措施。


《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法规体系、规范和保障网络招聘服务活动的重要举措,对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管理、更好促进就业和人力资源流动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潍坊市人力资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新华路116号   鲁ICP备20001616号-2